戴尔近日推出了Active Fabric,这个融合光纤架构和管理系统能让存储和系统管理员自己安装和管理数据中心网络,而不需要网络工程师的帮助。除了Active Fabric,戴尔还推出了S5000—模块化顶级机架本地网络和存储区域网络交换机。
Active Fabric是基于扁平的分布式核心网络–戴尔客户可以使用Z9000交换机(它有两个机架单位、2.5 Tbps交换机,是由戴尔在两年前收购Force10公司后推出)来构建这种网络。客户可以通过Z9000集群,利用戴尔的Virtual Link Trunking(虚拟链接中继,VLT)功能(多链路聚合版本)来创建叶旋架构和其他扁平数据中心网络拓扑结构。
新的S5000是顶级机架10/40千兆以太网(GbE)交换机,支持以太网、光纤通道、以太网光纤通道和多个其他存储协议,能够建立融合戴尔Active Fabric。这是一个模块化交换机,它允许客户随着时间的推移添加更多端口,也就是所谓的按需支付。S5000在所有模块饱和时的最大端口密度是64×10 GbE或者带48个以太网/光纤通道端口的48×10 GbE。它还有4×40 GbE上行链路端口。由于支持以太网和存储协议,S5000可以在数据中心的顶级机架或者列末处建立真正的融合架构。
戴尔将Active Fabric与Active Fabric Manager(AFM)相结合,这个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设计、设置、验证和配置数据中心网络。戴尔表示其设计该系统的目的是让系统和存储管理员可以自己建立和管理网络,而不需要网络工程师的帮助。服务器和存储专业人员可以通过AFM中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来管理网络,而不是通过传统的命令界面(CLI)。
“它甚至会打印出接线图,这样,在设立单个测试包之前,管理员只需要连接端口,进行设置和配置,”戴尔网络部门产品管理和营销副总裁Arpit Joshipura表示,“我们正在努力确保服务器和存储部门能够适应网络,而不是让思科CCIE工程师增加复杂性。戴尔的目的是让服务器和存储团队自己来为生成较简单工作负载的应用构建融合架构,更简单的工作负载意味着更简单的架构。”
“然后就是传统网络工作负载(例如Hadoop集群),这些你就需要网络专家来处理,”他表示,“我们并不是试图抢走思科CLI的饭碗。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中有一个‘分支’。对于有些客户而言,网络人员赢得了这个工作,而对此我们也有CLI产品。还有些企业客户,是由服务器管理员或者融合服务器和存储管理员组合来接管这个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你需要推动网络,而不是阻碍网络。”
虽然Active Fabric Manager能让非网络专业人士完成简单的网络工程工作,但是是对于对于Active Fabric产品组合,特别是复杂的网络架构,仍然需要网络工程师发挥其传统技能。Joshipura表示:“我们仍然需要CLI,这样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他们编写的脚本和工具来进入Active Fabric切换器。”
IDC研究主管Brad Casemore表示,戴尔的战略反映了该供应商试图利用数据中心内的转变政策来销售更多的网络设备。随着企业转向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在某些IT企业中,购买网络设备的人将会有所改变。
“IT的价值正在转移,”他表示,“虽然网络没有也不会消失,数据中心内的方式和政策将会转变。我认为很多网络专业人员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正在考虑加强其技能。拥有一个CCIE是好事,但现在我们需要一些新技能。”
Casemore表示,戴尔通过其服务器、存储和软件业务已经在数据中心站稳脚跟,所以向其在这些领域的既定客户销售网络设备是有道理的。他们正试图做的不是打赢与其他网络供应商的网络战争,而是想要将这场战争转移到他们有胜算的地方。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翻译
相关推荐
-
看思科400 GbE交换机如何与Arista交换机较量
近日思科推出首款400 GbE交换机,使其可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市场与竞争对手Arista及瞻博网络相抗衡。 思 […]
-
Arista 400 GbE 7060X4挑战思科、瞻博网络
为向竞争对手思科和瞻博网络看齐,Arista公司近日推出其首款400 Gbe交换机。与另外两家供应商一样,Ar […]
-
戴尔交换机一览:支持所有规模的网络
戴尔推出一组企业级网络产品,其中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无线接入端和SAN交换机。那么哪些型号交换机适合分发层?哪些又适合核心层呢?
-
融合基础设施:正确部署带来高可用性
纵观融合基础设施的下一次改革,历史经验表明,日益趋同等于提高了可用性,前提是正确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