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gVis安装应用指南:初始化配置

日期: 2009-02-03 作者:Wolfgang Barth翻译:曾少宁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2.初始化配置 在目录/usr/local/nagos/share/nagvis/etc中有一个NagVis中央配置文件模板config.ini.php,只需要进行重命令和修改: linux:~ # cd /usr/local/nagios/share/nagvis/etc linux:nagvis/etc # cp config.ini.php.dist config.ini.php linux:nagvis/etc # chown www-data.www-data config.……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2.初始化配置

在目录/usr/local/nagos/share/nagvis/etc中有一个NagVis中央配置文件模板config.ini.php,只需要进行重命令和修改:

linux:~ # cd /usr/local/nagios/share/nagvis/etc
linux:nagvis/etc # cp config.ini.php.dist config.ini.php
linux:nagvis/etc # chown www-data.www-data config.ini.php
linux:nagvis/etc # chmod 664 config.ini.php

命令chown和chmod能够为Web用户(这里是www-data)和他的组设置正确的访问权限。

除了后台(NDO数据库)的配置,包含的config.ini.php已经有可用的默认值。下面的描述只限于介绍最重要的参数:

[global]
language="german"
refreshtime=60

在[global]部分你可以设置语言language;默认值是english。refreshtime定义了每经过多少秒钟浏览器的显示刷新一次。

在[defaults]部分指定了定义的对象从图配置继承的默认值。如果需要,这些值可以通过图来覆载。最好是在这里定义在大多数对象都相同的配置,以避免在对象定义中显式定义这些配置时做重复的工作。

[defaults]
backend="ndomy_1"
icons="std_medium"
recognizeservices=1
onlyhardstates=1

backend指定了哪一个NDO数据库作为默认的后台。这个名称可以是任意值,但后台本身仍然需要在一个单独的部分定义。如果你只是尝试一下,最好保留默认名称ndomy_1。

参数icons定义了从目录中设置的图标。其中/nagvis/nagvis/images/iconsets就是所使用的目录。它包括了4个图标集:std_、small、std_medium、std_big,还有folder。其它的图标可以从NagVis的主页下载,或者可以自己创建图标。

设置recognizeservices=1可以保证在确定主机和主机组的总体状态时,伴随的服务的当前状态也会包括在内。值0则关闭此行为。

而onlyhardstates=1则告诉NagVis只报告硬状态。默认值0也包含了软状态。

[wui]部分可以对NagVis编辑器进行设置。

[wui]
autoupdatefreq=25
maplocktime=5

autoupdatefreq确定了多长时间(秒)Web用户接口自动地保存修改,而指定在最后一次修改后,当前正被编辑的图的任意更多的修改应该被锁定多少分钟。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多个用户同时编辑相同的图。

在文件系统(base)以及浏览器上——NagVis数据和NagVisCGI,指向NagVis的安装路径是在[paths]部分指定的:

[paths]
base="/usr/local/nagios/share/nagvis/"
htmlbase="/nagios/nagvis"
htmlcgi="/nagios/cgi-bin"

这里列出的默认值是上面描述的标准安装路径。

用于访问NDO数据库后台的配置位于配置文件的末尾:

[backend_ndomy_1]
backendtype="ndomy"
dbhost="localhost"
dbport=3306
dbname="nagios"
dbuser="nagios"
dbpass="verysecret"
dbprefix="nagios_"
dbinstancename="default"
maxtimewithoutupdate=180

这个部分的名称必须包含[defaults]下backend参数指定的名称,按照命名模式:[backend_value_of_backend]。这里默认是ndomy_1。如果backend参数值不与定义的后台部分的任何一个配置匹配,NagVis将不会工作。

backendtype定义了后台类型,而这里的ndomy——一个基于MySQL的NDO数据库——是唯一的可选值。

dbhost和dbport指定了主机名或IP地址,以及附加的用于访问数据库的TCP端口。dbname包含了NDO数据库的名称,dbuser和dbpass指定访问的用户名和密码。

dbprefix和dbinstancename定义的默认值是为NDOUtils标准安装所设置的。假定你还没有修改文件ndomod.cfg(384页,第17.4.1节)中的参数instance_name和文件中ndo2db.cfg(385页,第17.4.2节)的参数db_prefix,就可以使用这里的值。

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个参数是maxtime-withoutupdate:它定义了Nagios出现状态更新的时间(秒)。如果超出了这里指定的时间,NagVis会认为数据已经过时并显示一个错误。如果NagVis访问在几个服务器上的分布式NDO数据库,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服务器之间的时间是同步的,否则在NagVis遇到时间差大于maxtimewithoutupdate秒时,它将不会工作。

这里需要提到另一个关于NDO数据库和NagVis的数据交换问题:NagVis评估当前程序状态。然而,3.0b1之前版本的Nagios仅仅在每天日志文件修改后将它写到NDO数据库。从3.0b1版本开始,Nagios变为每5秒钟更新状态,这样NagVis就一直拥有最新的信息。

翻译

曾少宁
曾少宁

TechTarget中国特约技术编辑,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师和网络实验室负责人,曾任职某网络国际厂商,关注数据中心、开发运维、数据库及软件开发技术。有多本关于思科数据中心和虚拟化技术的译著,如《思科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和《基于IP的能源管理》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