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E对Juniper的战略,针对AI的网络

日期: 2025-07-11 翻译:邹铮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过去几周对HPE来说十分重要。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Discover 2025大会上,HPE宣布推出多款网络产品。并且,在该大会结束几天后,美国司法部宣布与HPE以及Juniper达成和解,批准此次收购交易;HPE在几天后完成了收购。总体来看,这些事情将对各种规模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HPE Discover 2025大会的网络更新

虽然总体主题侧重于AI,但HPE在此次大会上更加重视网络产品和技术。事实上,网络被列为HPE战略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另外两个基本要素是AI软件和混合云基础设施。

HPE首席执行官Antonio Neri在主题演讲中表示:“未来AI的成功取决于网络。”企业战略小组(现为Omdia的一部分)最近的研究得出类似的结论,他们发现90%的企业认同,随着AI的到来,网络变得更加重要。

虽然我们早就明白,网络必须不断发展,以支持数据中心内依赖GPU的学习集群,但其影响要广泛得多。随着分布式推理和代理AI走向主流部署,网络将触及园区、分支机构和Wi-Fi,并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

HPE的技术更新反映了其支持AI网络的举措,包括CX 10040,这是第二代智能交换机,配备AMD Pensando数据处理单元(DPU),两个新CX 8325配置用于数据中心和园区核心,以及CX 63000系列第3层可堆叠交换机中的四个新型号,所有这些都扩展了吞吐量和性能,以提高AI部署的成功率。在Wi-Fi 7接入点方面也有新发展,以及新集成平台,用于专有5G部署。

也许最具影响力的公告是用于网络的AI,特别是用于HPE Aruba Networking的新代理AI网格架构。代理AI网格的第一阶段将包括15个专用代理,以及用于编排的超级代理,主要专注于更快、更高效的运营,作为HPE Aruba Networking Central 网络管理的一部分。

这种代理网格还将用于将该网络与HPE的新GreenLake Intelligence产品关联,该产品正在应对跨越计算、存储和网络的有效跨域基础设施管理的长期挑战。OpsRamp集成添加到HPE管理堆栈中很关键,以支持一致的多供应商运营监控。

HPE完成对Juniper的收购

在HPE Discover大会结束后,期待已久的Juniper Networks收购交易突然戏剧性地结束。该收购计划于2024年1月首次公布,但美国司法部反对该交易,理由是这将限制Wi-Fi网络领域的竞争。然而,这一切突然发生改变,美国司法部与HPE达成和解。

当最初宣布该交易时,企业战略小组发布了对这一收购交易影响的深入分析,该分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有效。从本质上讲,这两者将为数据中心、路由、分支机构、园区和Wi-Fi网络提供更丰富的产品,以及最成熟的AI网络工具之一,Marvis AI。

但在最初宣布该交易和交易完成的18个月内,市场需求和供应格局已经发生一些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影响该收购的相关性:

  • 针对AI规划和战略的网络重点已经转移,从数据中心,转向园区、分支机构和边缘,为远程推理和分布式代理AI应用做准备。
  • Juniper建立的Mist-Marvis AI“护城河”不再像以前那样宽。就在18个月前,Juniper在AI网络方面比HPE等所有竞争对手都具有显著优势,但代理AI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局面。在将代理AI构建到其平台方面,Juniper现在实际上落后于其他网络供应商,包括HPE、Cisco和Extreme。通过整合Juniper的Marvis AI与HPE的代理AI网格,可将这两家公司带回前沿。
  • HPE Aruba是第一家在交换机中嵌入DPU的主要网络供应商,在今年的Discover大会上,该公司推出了第二代产品。随着今年早些时候思科发布Smart Switch和Routers,HPE在这项产品方面不再是唯一的提供商。这需要成为战略的中心点,因为智能交换对AI部署以及网络和安全融合都具有重要的前景,网络和安全融合正在迅速成为企业的硬性要求。

HPE网络的未来之路

在完成收购后,新组织将被称为HPE Networking,并将由两个团队组成:HPE Aruba网络和HPE Juniper网络。现在,他们将开始艰难的工作,包括合并产品、技术、路线图和团队。HPE网络产品的范围大大扩大,但产品线和架构必须合理化,特别是对于园区和分支机构。HPE的挑战是在不破坏客户和合作伙伴关系的情况下完成合并,毕竟客户都开始转向替代方案。

我们尚不了解具体细节,但HPE承诺的终端将是新的HPE Networking,它可以提供更完整的技术,并将在全球范围内更具竞争力。我们将保持密切关注。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翻译

邹铮
邹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