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监测,福禄克网络公司产品与业务发展经理尹刚有很多话说;如今已是其在福禄克工作的第十七个年头,十七年来其一直专注于测试网络工作,致力于让网络变得更加透明。本文为对其进行的媒体采访的整理,涵盖了网络测试发展途中值得探讨的一些重要问题。 现在整个网络行业都在谈SDN、NFV,那么SDN、NFV对网络测试的影响是怎样的? 尹刚:原来的网络我们是靠计算机、硬的交换机、硬的路由器这些东西来构成的,然后构成一些网络。当然我们也可以在交换机、路由器上做一些设置,灵活的划分一些网络,但实际上这个灵活度还是不够的,所以说需要做一些改变,并且随着硬件慢慢的提升,这种改变其实是必然的。
软的方式的话是我可以随……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
关于网络监测,福禄克网络公司产品与业务发展经理尹刚有很多话说;如今已是其在福禄克工作的第十七个年头,十七年来其一直专注于测试网络工作,致力于让网络变得更加透明。本文为对其进行的媒体采访的整理,涵盖了网络测试发展途中值得探讨的一些重要问题。
现在整个网络行业都在谈SDN、NFV,那么SDN、NFV对网络测试的影响是怎样的?
尹刚:原来的网络我们是靠计算机、硬的交换机、硬的路由器这些东西来构成的,然后构成一些网络。当然我们也可以在交换机、路由器上做一些设置,灵活的划分一些网络,但实际上这个灵活度还是不够的,所以说需要做一些改变,并且随着硬件慢慢的提升,这种改变其实是必然的。
软的方式的话是我可以随时组建一个我所需要的网络结构,传输的目的地、资料的从新规整,包括设备群从新划分的一些东西,包括应用的重新划分,这些我们现在都可以用软件的方式来指定硬设备来做这件事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要实现及时的监测要变得难了。
可以大概总结一下,网络的监测、性能评估一般就是说从物理层到应用层的集成,从集中方式到分布方式的监测,还有一个是从中心到现场。所以说监测也好、检测也好、性能评估也好其实是一个整合系统。在软的方式里面也是需要做这样的测试,那么测试方法可以有一些变化。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些很灵活的,像我们今天的LinkWare Live、Link-Solutions这样的工具,你可以随时使用,随意可以把流量方向、用户屏幕做改变,因为这种方式本身设计很灵活。
现在大家看到网络的整体基本上是这样的,从一层到七层要看,从固定网络架构到随时用软件搭建和改建的网络架构也要看。那么把探头到处都装一些不就可以了?但是探头价格昂贵。当然以后探头的价格可能都很便宜,但是目前来讲做不到。我们今天提到的LinkSprinter、Link-Solutions这样的东西它确实很小,你想插到哪儿插到哪儿,但价格也得上千,目前像撒种子一样遍地撒可能还是有问题。
以前的网络监测主要是针对物理层的,现在对应用层的监测发展比较快;那么,未来网络的监测会朝着何种趋势或方向进行发展?
尹刚:这也是我很关心的问题。为什么呢?其实福禄克网络推出的第一款产品不是测物理层的,而是测第二、三层的,当时的想法是在组网的时候把‘为什么不能联上网’这个问题解决。后来找来找去可能成了物理层的问题,就是电缆、光缆本身的问题。因此福禄克第二款产品才是做的物理层,早年在中国推广的网络测试工具重点是在物理层开始推广的,所以物理层给大家留下的印象确实比较深。
第二、第三层的检测,就牵扯到状态和传输能力的检测,这里面业界基本上的看法是要对网络传输的能力做检测。我们会用千万兆的流量去穿越一些你规划的链路,然后看看它的吞吐量、丢包率、延迟等等这些参数是否符合要求。在第七层,福禄克提供的是通用的高清的、不丢帧的摄像机,因此它的原始数据可以保存下来。
实际上,未来的应用和监测其实会关联起来,把这些图像用类似一个海量的或者云的方式组装起来,我们全中国到处布十几亿个探头,如果这些探头都联成网成应用,自动做一些推算。这是非常海量的一个运算,是非常大的一个云,也是非常大的一个数据库,可能要建非常大的一组数据中心,当然也可以把它分摊开,因为我们不需要把所有数据都收集到北京来,就保存在当地可不可以?因此这样的软件和监测它也是分布的,但是这些分布的又能关联起来,这就是未来的监测。
实际上福禄克网络的一些监测设备现在已经具备或者部分具备这样的功能。福禄克网络把分布在各个不同点的东西自动关联起来,告诉你在这段性能出了问题。这种关联其实随着云、大型数据中心的出现,已成了可以解决的问题,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其实按我个人来讲,离我的想法还差的很远,我可能稍微理想化了一点,但是我们大概应该有个目标,福禄克这些年也是在朝这个方向在走。
Wi-Fi的使用正变得普遍,那么这种无线的检测和原来传统有线的检测,又有了哪些变化?
尹岗:用户接入Wi-Fi其实是两种方式,一种是有形介质,我们看到的光缆,第二个是无形介质就是Wi-Fi,其实Wi-Fi只是我们在固定地点进入网络的一种方便方式,另外还有一种更大的背景就是移动互联,移动互联不光是Wi-Fi,还有3G、4G和未来的5G。
人们对带宽的贪念是比较大的,我们总希望宽带再宽一些,工作再顺畅一些。Wi-Fi已经成为大家的生活一部分。但是事实上你们可能发现,我到一个地方上Wi-Fi,总觉得好像挺慢的,大家体验可能都比较明显的,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就是牵涉到无线接入的质量问题,无线接入质量问题目前我给大家透露的情况应该是我们没有任何一个运营商严格地关注他们无线的质量,原因很简单,因为无线是作为我们上网的一个补充,他们认为是补充。那么你们可能也是无奈,因为你没交钱,所以你想要质量那是没有的。
那无线的质量怎么保证呢?我们给用户做监测的时候,他们有个错误的观念,信号哪儿不好我就加一个AP,因为AP现在便宜的几十块,贵点儿的一二百、四五百,当然还有再贵的。最后发现不是加的越多性能越好,一定有一个上限,达到一定上限以后他们之间相互的干扰,特别是同频干扰非常厉害。这个时候性能不仅提升不了,反而会下降非常多。这些是需要检测和评估的,这些工具其实我们早就应该有了。
怎么样有一个合理的布局,我们专门用来做无线探测和布局的软件就是来做这个事情。这个软件在国内的推广我感觉还不成规模,原因还是质量要求。实际上这是需要规划和部署的,这些房子到底在正中间装一个AP合适还是在两头各装一个合适,跟你选的AP品牌辐射功率都有关系。对第三方工程商和集成商来讲也没有人对他提这个要求;但是对大家来讲,移动互联反而成了以后需要进行强制质量要求的。
在下编中,主要探讨了安全和数据中心的网络测试的问题,请继续阅读《对话尹刚:大移物云落地 网络监测是地基(下)》
相关推荐
-
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网络SLA?
虽然提供商可能无法达到他们的最终目标,将网络服务性能关联到业务环境上,但是他们确实在交付越来越好的端到端SLA。这些都会让企业客户更好更准确地了解服务性能……
-
关于自动化网络监控的真相
大多数公司实现监控的最大障碍并不是用错工具或技能。主要问题是想法错了——他们思维定势地认为监控和自动很复杂、很难,认为这些事情一般人是做不好的……
-
你的测试方法能否确保服务和应用的可用性?
并非所有测试方法都能确保服务与应用的可用性。在忽视应用负载与黑客攻击技术的情况下试图验证网络性能与安全,只会营造虚假的安全感……
-
当选购网络性能监控产品时,需要考虑什么?
鉴于网络性能监控系统涉及各种不同的监控、优化、故障修复和报表工具,因此网络管理员一定要理解它们的区别,按照其对于组织的重要性进行优先级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