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按需支付”部署模式 追求企业IT应用交付平台建设最高成本收益

日期: 2012-04-25 作者:吴静涛 来源:TechTarget中国

  一、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应用交付平台

  在当今企业的IT建设中,数据中心一方面向着云计算的架构不断发展,一方面要不断满足层出不穷的业务应用需求。评价传统网络适用与否的“通与不通”在今天已经不再能说明些什么,只是基础 – 必修满足,但远远不够!在全球经济或多或少都出了点儿问题的今天,CIO们选择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时在原有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这两者的基础之上又重重的加了一条:寻找最高成本收益解决方案。于是保证用户体验,提高带宽的使用效率,平均分配虚机,降低服务器负载,从容应对灾难的发生、黑客的进攻等等这些曾经关联度并不大的事情,今天被提出来统一审视,而能满足这一切的运行平台,我们称它为“应用交付服务平台”。

  一个合格的应用交付平台在选择和建设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 高可用
  2. 功能性
  3. 服务质量
  4. 性能的扩展
  5. 单笔交易成本
  6. 网络和应用交互性
  7. 建设和扩容投资的保护
  8. 业务中断成本和总体投入成本

  二、 什么是“按需支付”

  从以上几方面我们可以发现,除了平台设备本身的功能要求和高可用要求以外,对整体系统单笔交易的成本、性能扩展、投资保护以及系统的整体投入成本(CAPEX)和运营成本(OPEX)控制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要求CIO和架构师们在进行IT基础设施建设时需要有一些新的思路,来应对“追逐高成本收益”这一关键性主题。

  在平衡了多种业务需求和资源边界条件后,一种领先的平台建设交付模式应运而生——“按需支付”,顾名思义,“按需支付”是根据企业的IT发展在不同阶段的需求,逐步扩展相应的计算平台,再根据对计算平台当前的扩展部分进行成本支付。这部分可能是为了提高性能而增加的硬件,也可能是为了完善平台功能而新部署的软件,无论新加的是哪部分,都只需支付新增部分的费用,从而避免了过早投资带来的资源利用率不高或者过晚投资带来的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按需支付”是目前最为经济的IT数据中心应用交付层部署方式之一。

  “按需支付”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性能的硬件可扩展
  2. 功能的软件可扩展
  3. 保障扩展时业务高可用
  4. 产品具有足够长时间的扩展性支持
  5. 满足用户体验的前提下提高成本收益

  在实现了保证高可用和追逐最高成本收益的基础上,性能的硬件扩展和功能的软件扩展成为实现“按需支付”的关键要素。换句话说,性能一定是硬件层面的,功能一定是软件层面的,两方面统筹考虑,才可以实现真正的“按需支付”。而并不是使用软件控制性能,在需要进行性能扩充的时候通过购买许可证的方法,打开性能限制实现处理能力的提高,并不对硬件进行改变。如果这一动作距离购买设备的时间较长,就有可能出现虽然支付了大笔预算,却还在使用几年以前硬件的情况,这在当今的硬件科技发展速度下,是企业无法接受的。更为关键的是,无论如何增加软件许可,都不能使一台硬件设备的最大处理能力提高。同时,真正的“按需支付”也不应该在需要新功能时通过增加设备或者插板卡的方式实现,这样既增加了网络的复杂度,又增加了硬件的潜在故障点,而且使得IT管道不得不去遵循著名的“木桶原理”,整个IT管道的性能和处理能力取决于这个管道中性能最差的设备或板卡。

  三、 如何实现“按需支付”
 
  “按需支付”究竟应该如何去规划,我们用一个企业新建数据中心的过程来说明。

  绝大多数企业的数据中心都要经历这样的发展过程:

  1. 企业根据自身的目标制定了战略规划
  2. 根据此战略规划制定了相应的业务策略
  3. IT软件人员根据业务逻辑设计了应用软件,完成功能可用
  4.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搭建,实现最基本的应用交付,完成性能可用
  5. 接下来,随着企业战略的成功,业务开始不断的扩展,用户不断的增加
  6. 用户对系统的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应用越来越复杂
  7. 原有的功能和性能可用已经不能满足系统需求,需要实现功能和性能高可用
  8. 在满足了系统高可用后,随时面临安全的威胁,需要实现安全防护
  9. 面临后续的不断增长和变化的需求,要求平台具有随时扩展能力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CIO和架构师们通常会有几个选择,一个选择是提前将整个IT系统建设的大而全,用一个厂商的整体解决方案,购买海量的硬件设备,搭建一套未来十年都可以使用的系统,但往往这都是建设者的一厢情愿,由于各种各样的边界条件限制,实际环境中无法实现。另一个选择是针对每一个应用搭建一套IT架构,每增加一个应用就增加一套架构系统,当某套系统不足以支撑应用的时候,对瓶颈设备进行更换,废弃或利旧;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是数据中心的网络越来越杂乱无章,而且每套系统都是独立的“烟囱”,随着企业的发展,“烟囱”越来越多,有的“烟囱”已经严重过载,有的“烟囱”几乎没什么负载,当一个“烟囱”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影响其他几个“烟囱”也一起罢工。
在面临企业数据中心这样的发展过程需求时,“按需支付”是这样实现的,在用户端和服务器端中间设计部署一层应用交付层,所有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接到这层上,应用交付层的所有资源共享使用,不会出现负载不平均的情况。软件人员在应用设计时只需要关心业务逻辑,将高可用、安全、快速、灵活、易管理等原来软件考虑的内容从应用中剥离开来,移到应用交付层来处理,用专业的硬件设备来实现。于是上述企业的数据中心建设过程就有了第三个选择:

  1. 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务策略统筹IT架构设计
  2. 部署应用交付层,购买最基本的硬件和软件实现基本应用交付功能
  3. 随着业务的发展,当性能不够时增加硬件板卡或设备以提高处理性能
  4. 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购买相应的License实现更多功能支持
  5. 针对越来越高的用户体验要求和复杂应用,增加License实现定制化优化
  6. 当面临安全威胁时,增加License实现网络到应用的安全防护
  7. 新业务和应用上线,无需搭建新“烟囱”,接入此应用交付平台即可
  8. 当有更多的用户时,无需更改网络架构,接入此应用交付平台即可
  9. 当应用和用户继续增加时,根据当时负载随时增加硬件提高平台性能
  10. 用此种方式,从容面对未来的诸如IPv6、新攻击模型、云计算扩展等新的需求

  这样的实现方式不仅大大节约了IT投入成本,而且提高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生产力。并且在每一笔IT投资的规划上都有章可循,有理有据。无论是使用者、业务人员、IT规划人员和IT管理者,都规避了大量业务中断和突发事故带来的恶劣影响,并且可以从容面对未来预知或未知的新的需求。

  四、 F5如何实现“按需支付”

  F5做为应用交付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对“按需支付”的支持有以下几个部分:

  1. F5的Viprion全系列产品可以通过增加硬件板卡的方式成倍的提高性能,同时F5独有的CMP(Cluster Multiple Processor)技术可以使位于多板卡的CPU按内核集群工作,从而实现性能的线性提升。
  2. 在多台设备之间,F5提供ScaleN技术,多台硬件设备集群工作,将不同应用分配到不同设备上,任何运行中出现的异常都将被统一进行调度,保证业务的连续性,随时通过增加硬件实现整体性能的大幅度提高。
  3. 在多数据中心之间,F5对DNS协议的深刻理解和对多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加速传递技术使得多数据中心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从多活数据中心无缝升级到私有云平台。从单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无缝升级至云平台处理能力。
  4. 在软件方面,F5统一的TMOS操作系统完美的协调软件和硬件资源,保证每一个软件功能都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每一分硬件资源,无论在何种功能需求下,都保证实现平台的最大计算能力。
  5. 所有设备都可以通过增加License的方式实现高可用、网络到应用层的整体安全、智能卸载、协议级动态加速、SSL VPN远程安全接入、安全智能的DNS、远程安全传输加速、IPv6无缝升级等等多种业界领先的功能,助您从容面对未来。

  综上所述,“按需支付”作为应用交付时代最为先进合理的部署方式,配合越来越成熟的虚拟化技术,轻松打造一个灵捷的IT交付平台,实现企业的最高成本收益效率。真正实现网络理解应用,应用控制网络,从容面对这个“IT即业务”的时代,保障现有业务流畅、高效进行的同时,为您的数据中心未来无缝扩展到私有云平台,轻松进化到IPv6时代做好技术准备,对投资进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和保护。已经是时候开始“按需支付”您的IT系统!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作者

吴静涛
吴静涛

F5中国区技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