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无线局域网交换机实现多个AP

日期: 2010-03-21 来源:TechTarget中国


  无线局域网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想要做到没有干扰的信号和稳定的无线网络连接吗?WLAN无线局域网交换机可通过简单配置就可以实现对无线接入点的完全掌控,那么将如何实现呢?通过下面的文章将为您详细的介绍。

  信号无干扰、网络无缝切换,有一种无线网络的连接方式就能实现这样的效果。它也是纯无线的连接方案。不同的是,它对传统的无线AP(访问接入点)稍作了控制——在上层部署一个WLAN无线局域网交换机,通过配置信道并监控和调配下层多个AP,实现信号无干扰和持续的无线网络连接。

  无线网络接入出现瓶颈

  我们都知道,无线网络的出现,就是为了不受网线的束缚而通过一定范围的信号覆盖实现网络接入,但在实际应用中,充斥着无线电信号的应用环境除面临信息安全的考验外,更面临产生信号干扰的麻烦。

  而且,当移动终端,如笔记本在一个设有多个无线AP的网络环境下移动时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用户经常都会看到无线网络自动搜索并重新连接的提示窗口,这就大大破坏了网络连接的持续性。

  尤其是与有线网络相比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对于企业一些关键业务应用,如VoWLAN(基于无线局域网的语音应用)等需要实时通畅的连接,网络停顿来实现切换的方式更是令人难以接受。

  对于安全性而言,无线网络安全技术方面有一些既定的标准,相应地有很多遵循标准的信息编码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加密。但是,信号干扰和无缝切换的问题,却一直鲜有突破者。面对如今企业网络应用的丰富,除数据外,语音、视频等实时通信的需求越来越多,网络接入的便捷性需求也更加紧迫,信号干扰和网络切换问题正在成为无线网络接入的瓶颈。

  传统AP各自为政

  实际上,无线网络所关联的无线接入过程,就是网络层以下的无线通信,也就是一个无线信号发送和接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终端的PC或其他便携设备通过发送无线电信号搜索可用的AP。

  当其搜索到相当强度的无线信号时就会与相应的AP建立无线连接,从而通过AP实现对网络的访问,如果只是一个AP的话并不存在信号干扰的问题,但当其接入数量增大时,无线接入的稳定性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然而,还有更多AP的情形,这时,多个AP所带来的信号干扰就是一个很难控制的局面,而且一旦终端从一处移动到另外一处时,其各AP所辖网络间的切换需要断开连接、重新选择和连接的步骤,自然就会中断当时的网络应用。当然了,或许只是短短的几十秒,但是对于一些即时通信而言,这也是很要不得的一个环节。

  请WLAN无线局域网交换机疏导AP

  起初,很多用户都很看重无线AP的信号WLAN无线局域网交换机覆盖范围,以至于厂商在宣传产品时会将此作为一个非常值得骄傲的参数。

  然而我们知道,除非是在家里建立无线网络,否则,只要是企业的网络,用户几乎都不太愿意只用一个AP来冒险连接所有的无线终端。原因很简单,即便范围能够,但连接数万一要大的时候,还需要多个AP来分流。

  想法是非常理想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孰不知,如果任由AP放在那里的话,企业的无线网络就等于密密麻麻的无线电信号组成的电磁网,不健康也不环保。如果我们稍稍注意的话,其实企业用户对于无线网络,或者而说无线AP的管理早已有需求。

  只是很多还只是从登陆密码上做控制,对实际的信号连接并没有实施管理或控制。但如果我们尝试将IT技术加入AP连接这种通信领域,想必对那个叫WLAN无线局域网交换机的产品及其所实现的功能或许能多些额外的想法。

  没错,动用交换机实现对AP的控制和切换。此外,由于无线局域网协议,即802.11,有a/b/g/n四个协议频段,而且每一个频段的相邻6个信道存在干扰,将每一个频段设置为一张相对独立的网络,由此便可形成四张无线网络,每一张网络都可以通过WLAN无线局域网交换机控制提供给企业不同的业务或不同的部门;

  在每一张网络中,又能通过WLAN无线局域网交换机控制AP为终端提供无干扰连接;而且在每一个AP中,对AP做微调,使其只具有无线电功能,没有配置,也没有IP地址,更不需要处理数据,这样通过添加天线组的方式还可以在信道上做到小容量冗余。

  另据悉,即便对于多个终端与多个AP在同一频率上发生同时连接时,WLAN无线局域网交换机也可以通过分时的方式实现无干扰。AP还是那些AP,只是,如果需要更多的信道,AP可以稍作拆解,也就是多加几组天线而已。

  但是,WLAN无线局域网交换机的介入却将IT的传统技术在无线局域网连接中发挥出了令人惊喜的作用,无干扰式无线局域网的实现将就此翻开新的一页。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