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监视操作技巧

日期: 2010-08-25 作者:王淑江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在进行性能监视设置时,是否有可用的操作技巧来帮助大家更好的进行呢?本文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技巧:

  1. 合理设置监视配置

  配置“性能日志和警报”以定期(例如每10到15分钟)报告所推荐计数器的数据。保留过期的日志,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并查询要报告的数据以及根据需要分析数据以进行总体性能评价、趋势分析和功能计划。

  2. 使监视开销保持为低

  通常,性能工具设计为保持最低开销。但是,在下列情况下开销可能会增加:

  •   在图表视图中运行“系统监视器”;
  •   已经选择了一个非“系统监视器”图表或报告视图的默认值(当前值)的选项;
  •   采样间隔太短(间隔小于3秒);
  •   已经选择了许多不同的对象和计数器。

  影响性能的性能工具操作的其他方面包含文件大小、日志文件占用的磁盘空间。要减小文件大小和相关的磁盘空间使用,请延长更新间隔。同时,不要记录到正在监视的磁盘。频繁地记录还会增加对磁盘输入/输出(I/O)的需求。

  如果需要考虑监视开销,则只运行“性能日志和警报”服务,而不使用“系统监视器”图表监视。

  远程计数器进行本地记录期间,频繁地更新会由于网络传输而降低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在远程计算机上连续记录,但是上载日志不要太频繁,例如一天一次。

  3. 分析性能结果并建立性能基准

  使用“系统监视器”显示或将记录的数据导出以便打印,以便将所记录的数据制成图表对其进行审阅。将数值与分析性能数据中所示的计数器阈值比较,验证资源使用情况或其他活动是否在可接受的限度内。根据认为满足一般工作负载的性能级别设置基线。

  4. 设置警报

  按照自己认为不可接受的计数器值(通过基准评估进行定义)设置警报。

  5. 调整性能

  调整系统设置和工作负载以提高性能,并反复监视,以检查调整的结果。

  6. 提前制订计划

  监视容量计划的趋势,并根据需要添加或更新组件。维护数据库中的记录数据并观察变化以标识资源需要的变化。观察到活动或资源需求发生变化后,可以确定哪些地方可能需要更多资源。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