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无线加密的一些选择

日期: 2009-06-07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你一定不会设计一个没有防火墙的互联网接入的网络。因此,你怎么会架设一个没有加密的无线网络呢?理解无线加密对于部署一个安全的无线网络是非常重要的。   无线传输的安全类似于一个书面信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发送一个书面信息。

每一种方法都提供一种增强水平的安全和保护这个信息的完整性。你可以发送一张明信片,这样,这个信息对于看到它的每一个人都是公开的。你可以把这个信息放在信封里,防止有人随意看到它。如果你确实要保证只有收件人能够看到这个信息,你就需要给这个信息加密并且保证收件人知道这个信息的解码方式。

  无线数据传输也是如此。没有加密的无线数据是在空中传输的,任何在附近的无线设备都有可能截获这些数据……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你一定不会设计一个没有防火墙的互联网接入的网络。因此,你怎么会架设一个没有加密的无线网络呢?理解无线加密对于部署一个安全的无线网络是非常重要的。

  无线传输的安全类似于一个书面信息。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发送一个书面信息。每一种方法都提供一种增强水平的安全和保护这个信息的完整性。你可以发送一张明信片,这样,这个信息对于看到它的每一个人都是公开的。你可以把这个信息放在信封里,防止有人随意看到它。如果你确实要保证只有收件人能够看到这个信息,你就需要给这个信息加密并且保证收件人知道这个信息的解码方式。

  无线数据传输也是如此。没有加密的无线数据是在空中传输的,任何在附近的无线设备都有可能截获这些数据。

  使用有线等效协议(WEP)加密你的无线网络可提供最低限度的安全,因为这种加密是很容易破解的。如果你确实要保护你的无线数据,你需要使用WPA(Wi-Fi保护接入)等更安全的加密方式。为了帮助你了解这些选择,这里简要介绍一些现有的无线加密和安全技术:

  有线等效协议(WEP)。有线等效协议是厂商作为一种伪标准匆忙推出的一种加密方式。厂商要在这个协议标准最后确定下来之前匆忙开始生产无线设备。因此,这个协议后来发现存在一些漏洞。甚至一个初入道的攻击者也能够利用这个协议中的安全漏洞。

  Wi-Fi保护接入(WPA)。制定Wi-Fi保护接入协议是为了改善或者替换有漏洞的WEP加密方式。WPA提供了比WEP更强大的加密方式,解决了WEP存在的许多弱点。

  临时密钥完整性协议(TKIP)。TKIP是一种基础性的技术,允许WPA向下兼容WEP协议和现有的无线硬件。TKIP与WEP一起工作,组成了一个更长的128位密钥,并根据每个数据包变换密钥,使这个密钥比单独使用WEP协议安全许多倍。

  可扩展认证协议(EAP)。有EAP的支持,WPA加密可提供与控制访问无线网络有关的更多的功能。其方法不是仅根据可能被捕捉或者假冒的MAC地址过滤来控制无线网络的访问,而是根据公共密钥基础设施(PKI)来控制无线网络的访问。

  虽然WPA协议给WEP协议带来了很大的改善,它比WEP协议安全许多倍,但是,任何加密都比一点都不加密好得多。如果WEP是你的无线设备上拥有的惟一的保护措施,这种保护措施仍然可以阻止随意地危害你的无线数据并且使大多数新入道的攻击者寻找没有保护的无线网络来利用。

相关推荐

  • 远程访问服务和产品的多种用途

    远程访问服务和产品不是什么新事物。从家里或路上连接到办公室,已经出现有多年时间了。而现在最新的技术是,现在的技术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必去办公室上班了。

  • 如何封堵网络中的硬件漏洞?

    网络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才能允许流量正常通过,从而它必然是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目标,而且它还有很多硬件漏洞可能被攻击……

  • 在物联网时代如何打造安全的数据中心?

    即使你的企业没有在收集面向消费者的物联网数据,IoT设备仍然非常有可能会连接到你的企业数据中心……那么在物联网时代,如何打造安全的数据中心呢?

  • 互联网+时代 小网络的Baymax何在

    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变革,往往来自于最“小”的创新。近日,中国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锐捷网络在京召开“2015锐捷小网络产品战略及新品发布会”,全面揭示“互联网+”时代小规模网络的组建与应用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