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计算的“混战由此打响?

日期: 2009-11-12 作者:李云杰 来源:TechTarget中国

  11月12日,惠普宣布以27亿美元现金溢价收购3Com,将与思科在路由器和交换机等电信设备市场展开正面竞争。

  以前,IBM、惠普、戴尔作为计算厂商,思科、华为等作为网络通信厂商,它们之间界限较为清晰,由于服务于很多共同的客户——无论路由器等网络产品还是服务器等计算产品都是企业数据中心的必需产品,思科、华为与惠普、IBM和戴尔结成了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相互协助销售对方的产品:惠普、IBM等在销售自己的服务器和解决方案时,也会协助销售思科的网络产品;同时,思科在为运营商提供电信解决方案时也会大量采购IBM、惠普等服务器产品,并为之购买原厂商服务。现在,这两大阵营的厂商,无论是IT巨头惠普,还是网络巨头思科都不再甘于这样的“分食”合作模式,而意欲“全盘通吃”,从对方口中夺食。

  今年3月份,思科联手英特尔、Vmware、EMC、埃森哲、BMC等多家企业一道向全球发布了思科统一计算系统(UCS)——一款囊括了网络、服务器、存储和虚拟化等“部件”的系统产品;最近又携手EMC、VMware,结成虚拟计算环境(Virtual Computing Environment)联盟,此外,还宣布将与EMC、VMware成立一家名为Acadia的合资公司。据介绍,这家新合资公司将销售集EMC的存储设备、思科虚拟技术服务和网络设备以及VMWare虚拟技术于一体的数据中心产品和服务。思科希望通过新合资公司与新产品,杀入到被IBM、惠普和戴尔所主宰的计算机系统市场。在发布统一计算系统时,思科CEO钱伯斯毫不隐晦对企业数据中心市场的野心,他本人表示,思科可取得数据中心市场25%的占有率。

  而思科进军数据中心市场,最为不安的应该是老盟友惠普。要知道,定位在IT基础设施和管理领域的惠普,把数据中心的建设和管理是其企业级战略重心。所以,在不久前思科联手EMC、VMware推出的数据中心捆绑产品vBlock后,惠普很快给予还击,惠普发布一个让用户实现一站式数据中心采购的聚合基础架构产品BladeSystem Matrix,这款架构将惠普的计算、存储和网络产品封装成一个高度虚拟化且可集中管理的捆绑产品。这应该仅是思科和惠普掀起数据中心大战的一个序幕,而两者日后的战火会愈演愈烈。

  对于并购3Com,惠普执行副总裁戴夫•多纳特利称:“收购3Com将加强我们执行‘聚合基础设施’战略的能力将帮助客户构建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满足客户从网络边缘直至数据中心核心的各种需要。”显然,并购3Com也是惠普对思科大张旗鼓进军自己优势领地的更有力的反击。要知道,3COM是思科的老对手,而惠普并购3COM也是为了摆脱自己对思科一些网络产品线上的依赖,彻底与老伙伴思科决裂。在自此之前,虽然惠普已经进入网络市场,并与思科存在一些竞争,但是合作大于竞争。

  事实上,与其说思科与惠普相互入侵地盘是为了竞争的需要,不如说是电信和计算的融合趋势,给两大阵营的厂商跨领域扩张扫清了障碍。

  现在网络和计算之间已经密不可分,IP技术更让计算与通信融为一体成为现实,这一趋势激发了上述两个阵营中的玩家产生出打破界限、“通吃”两边的欲望。例如,对网络通信霸主思科来说,既然没有技术屏障,为什么要甘于为IBM、惠普和戴尔建立专有的以太网交换机模块,而让这些服务器厂商贴上它们的商标呢?

  早在几年前思科就提过IIN(智能化信息网络)的概念,谋划从网络切入到计算机架构领域。实际上,看到这一趋势的不仅是思科、惠普。早在2000年前后,华为总裁任正非就和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探讨过未来路由器会不会与计算机融合的问题。2006年,华为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器部门。目前有“华为”标识的服务器已经运行在众多电信运营商以及百度、巨人网络等一些互联网公司里。

  思科与惠普的跨领域扩张战略,破了原有的利益平衡关系,必将引起新一轮的产业整合和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IBM在4月份宣布与思科的竞争对手Juniper进行研发合作,有分析师认为IBM可能会进军网络通信领域,今年早些时候曾传出IBM计划收购北电网络;戴尔表示积极寻求服务器和其他企业级数据服务等领域的并购机会:5月份,从IBM挖来了收购专家戴维•约翰森;9月下旬以39亿美元收购Perot系统公司。软件开发商甲骨文则希望通过收购Sun进军服务器硬件市场,实现软硬产品的一体化销售。

  事实上,IBM、惠普、思科、华为这些原先分属计算或通信领域的顶级大腕们,现在都开始做全能选手,力图一统通信和计算江湖,成为计算和通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主导者。可以预见,随着几大巨头对网络和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整合或并购,传统疆界将进一步打破,横跨网络与计算领域的寡头企业将浮出水面。那么,谁最有可能成为这领域的“统治者”?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