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中的短链路问题

日期: 2008-07-01 来源:TechTarget中国

  当在布线系统上执行测试时,实际上是使用一系列测试参数来测试系统。这些参数决定着测试的系统能否满足相应类别的性能要求,这种要求即TIA定义的标准规范,包括PS ACR、PSNEXT、PSFEXT、衰减等等。回波损耗是其中一个参数,它是指发射器上反射回来的信号量与发送的原始信号之比。
  
  回波损耗的重要性

  6类测试是检验系统在全双工传输环境或千兆位以太网应用中使用情况的测试。回波损耗是一个重要参数,可能会导致这类网络中发生错误。由于全双工网络可以同时收发信息,因此, 尽管其没有接收任何信号, 大的反射信号可能会被看成接收的信号,这种效应会产生误码。所以,回波损耗是6类测试中一个严格的参数,也是不太容易通过测试的一个参数。
  
  短链路问题

  导致回波损耗的主要原因是电缆和端接插座触点针脚之间的阻抗不匹配。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因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100%的匹配。同时,短的电缆长度提高了这一损耗效应,因为没有足够长的电缆来衰减这一回波信号。相对长电缆而言,在发射器一边收到回波信号的概率要高些。
  
  最近,“短链路(Short Link)”这种情况在6类布线系统中的应用变得非常普遍。如在IDC中,它给应用工程师和布线安装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根据TIA/EIA标准,把“短链路”定义为连接器之间小于或等于15米的水平电缆链路。短链路问题则定义为当两个连接器之间的水平电缆距离足够短于标准时,第二个连接器的NEXT和回波损耗效应没有被完全衰减。TIA/EIA指示这一距离是小于15米。
  
  短链路解决方案

  这是需要记住的重要指导原则,因为其他因素可能已经降低了链路抗干扰余量,如端接技术和电缆管理方法差等因素。一般来说,较长的电缆长度会由于电缆本身的较大衰减而降低了这些负面效应。但是,较短的电缆长度, 即短链路则不能降低这些效应。此外,6类链路的容许规范余量一般要较超5类链路低,因此其对误差的容许余量更少,要求更严格。
  
  一般来说,建议设计人员应避免在6类布线系统中应用短链路,以保持最大的参数净空余量。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之一是,允许“松散余量”电缆走线,即多走长距离电缆, 以使每一走线电缆长度超过15米。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