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Wi-Fi网络(三)

日期: 2008-07-10 来源:TechTarget中国

  802.11n两阵营和解 下一代Wi-Fi标准将获批


  据国外媒体报道,下一代Wi-Fi标准802.11n的两大主要阵营日前决定摒弃前嫌,共同向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提交一份统一标准提案。


  两大阵营TGn Sync和WWiSE,以及第三方组织MITMOT上月底表示,它们将整合各自的提案,形成一个统一的草案后于今年九月提交IEEE。最终的版本将于今年11月提交。下一代Wi-Fi网络的传输速率可以达到540Mbps,而TGn Sync和WWiSE是这一新标准最强有力的竞争者。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TGn Sync和WWiSE一直坚持各自的802.11n标准,而且都获得了无线厂商的强力支持。


  WWiSE获得了德州仪器、Broadcom、 Conexant、 STMicro、 Airgo和Bermai的支持,而此前曾提交自有标准的摩托罗拉也加入了这一阵营;TGn Sync的支持者则包括英特尔、Atheros、Agere、英飞凌、思科、高通、北电网络、三菱、索尼、松下、飞利浦、三星、三洋和东芝。


  今年3月,TGn Sync阵营在IEEE工作组的投票中取得领先,但并没有获得足以使WWiSE出局的多数票。随后在5月份的一次投票中,TGn Sync仍然没有建立起明显的优势。为了不至于使802.11n标准的制定陷入僵局,TGn Sync和WWiSE均意识到合作比对抗更有意义。事实上,TGn Sync和WWiSE的标准提案差异并不大,如果两大阵营下月能提交联合标准草案,这一标准几乎肯定会被IEEE 802.11n工作组批准。如果一切顺利,IEEE 802.11n工作组将于明年1月通过802.11n标准。


  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


  目前,有线接入技术主要包括以太网、xDSL等。Wi-Fi技术作为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具有为可移动性、价格低廉的优点,Wi-Fi技术广泛应用于有线接入需无线延伸的领域,如临时会场等。由于数据速率、覆盖范围和可靠性的差异,Wi-Fi技术在宽带应用上将作为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 而关键技术无疑决定着Wi-Fi的补充力度。现在OFDM、MIMO(多入多出)、智能天线和软件无线电等,都开始应用到无线局域网中以提升Wi-Fi性能,比如说802.11n计划采用MIMO与OFDM相结合,使数据速率成倍提高。另外,天线及传输技术的改进使得无线局域网的传输距离大大增加,可以达到几公里。


  蜂窝移动通信的补充


  Wi-Fi技术的次要定位——蜂窝移动通信的补充。蜂窝移动通信可以提供广覆盖、高移动性和中低等数据传输速率,它可以利用Wi-Fi高速数据传输的特点弥补自己数据传输速率受限的不足。而Wi-Fi不仅可利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完善的鉴权与计费机制,而且可结合蜂窝移动通信网络广覆盖的特点进行多接入切换功能。这样就可实现Wi-Fi与蜂窝移动通信的融合,使蜂窝移动通信的运营锦上添花,进一步扩大其业务量。


  Wi-Fi是现有通信系统的补充,可看作是3G的一种补充


  无线接入技术则主要包括IEEE的802.11、802.15、802.16和802.20标准,分别指WLAN、无线个域网WPAN:蓝牙与uwb 、无线城域网WMAN:WIMAX 和宽带移动接入WBMA 等。一般地说WPAN提供超近距离的无线高数据传输速率连接;WMAN提供城域覆盖和高数据传输速率;WBMA提供广覆盖、高移动性和高数据传输速率;Wi-Fi则可以提供热点覆盖、低移动性和高数据传输速率。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Wi-Fi技术的定位主要是作为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逐渐也会成为蜂窝移动通信的补充。 当然Wi-Fi与蜂窝移动通信也存在少量竞争。一方面,用于Wi-Fi的IP话音终端已经进入市场,这对蜂窝移动通信有一部分替代作用。另一方面,随着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热点地区的Wi-Fi公共应用也可能被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部分取代。但是总的来说,他们是共存的关系,比如一些特殊场合的高速数据传输必须借助于Wi-Fi,像波音公司提出的飞机内部无线局域网;而在另外一些场合使用Wi-Fi可以较为经济,像实现高速列车内部的无线局域网。


  此外,从当前Wi-Fi技术的应用看,其中热点公共接入在运营商的推动下发展较快,但用户数少并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使Wi-Fi呈现虚热现象。所以,Wi-Fi虽然是通信业中发展的新亮点,但是主要应定位于现有通信系统的补充。如果炒作过热,面对相对狭小的市场可能出现投资过度和资源闲置的状况。据报道,在美国T-Mobile移动通讯公司经营的遍布2000多家星巴克咖啡厅的“热点”网络,平均每天只有不到两个人使用,而运营商为此每个月就要花费数百美元。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