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考虑快捷方式访问共享文件夹
如果你经常要访问某个用户的共享文件夹,如 homepcwritingsoft,那可以在“资源管理器”中打开homepcwritingsoft,然后用鼠标拖动地址栏中的文件夹图标到桌面上,等光标变为链接状时松开。以后,要访问此文件夹,只要直接双击桌面的快捷方式即可,无需从“网上邻居”中逐层进入。
12.直接键入电脑名称
在“资源管理器”的地址栏中直接输入你想连接到的共享文件夹所在的计算机或者该共享文件夹的网络路径可以快速访问。如输入comp(其中comp就是计算机名称),就进入名称为comp的这台计算机,可以查看它的共享文件夹或文件。输入compshare,则会进入comp计算机的share共享文件夹中。
13.直接IP访问
如果你将某个共享电脑的网卡IP固定下来,则可以在“运行”窗口中直接输入电脑IP来访问此电脑,无需从“网上邻居”一层一层地打开。
14.在TotalCommander下快速访问
在TotalCommander中打开某共享文件夹后,双击其窗格,会弹出窗口,选择“添加当前文件夹”可以将其添加到文件夹列表中。如果以后要访问,只要双击窗格,再选择相应的项目即可快速到达。
15.动态/静态IP两相宜
如果在公司使用DHCP,而在家使用固定IP,那重复地修改网卡IP地址是一件很令人头疼的事情。如果你安装WindowsXP,则可以让网卡同时拥有动态/静态IP:双击“控制面板”中的“网络连接”图标,再右击相应的网卡,如“ 无线网络连接”,选择“属性”命令,再在打开窗口中选中“Internet协议(TCP/IP)”项,单击下方的“属性”按钮。并在再次打开的窗口中选中 “自动获得IP地址”和“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项。再单击“备用配置”标签,然后在打开窗口中选中“用户配置”项,再在其中输入固定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首选DNS服务器地址,如192.168.0.188、255.255.255.0、192.168.0.。这样,当我们的电脑发现有 DHCP存在,就会从DHCP服务器上获得IP地址。否则就会使用我们设置的固定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首选DNS服务器地址等,如上为 192.168.0.188等,非常方便。
16.取消缓存设置
在电脑上右击某文件夹,选择“共享和安全”时,单击窗口下方的“缓存”按钮,再在打开的窗口取消“允许在这个共享文件夹中缓存文件”项。这样当我们的共享文件夹下的文件非常多时,别人访问此共享文件夹加速会明显。如果不这样设置,可能很长时间无法打开此文件夹下的文件,而且有可能会让系统死机。
17.考虑千兆网卡和64位电脑
千兆网卡和64位的电脑,并安装64位Windows,据权威机构测试,它的局域网速度访问速度有明显的提升。
18.将无线AP/路由器放在屋子的中间
无线AP/路由器是无线网的中心,因此请一定要把它放屋子的中间,这样保证家里的所有网卡能够更好地连接上它。有不少人因为小区宽带只接到门口到客厅,就将无线AP/路由器接在那些位置,这样做,你的无线信号会损失很多,自然网速提不上去。
19.打开无线的54Mbps模式
有的无线AP/路由器为了与更多的网卡“兼容”,并没有打开它的G模式,此时要登录到AP/路由器,将其“无线模式”设置为Gmode(G模式),将“传输(TX)率”设置为54Mbps,激活8X模式,并将“天线传输功率”设置到最高。
我们最好不要使用WindowsXP的无线管理,而是安装网卡自带的程序,这样设置时,会有更多的选项,显示的是笔者网卡自带程序的设置项,里面就有相应的8X模式,并可以强制为54Mbps方式,这些功能WindowsXP中通用无线管理驱动都不具有。
要注意的是,强制为54Mbps后,在一些PCMCIA插槽的无线网卡上可能会出现连不上无线AP/路由器的现象,这时只有将AP/路由器改回mixedmode(混合模式)。
20.更换信道
在无线AP/路由器中,我们可以更改信道。对于802.11g来说,有11个信道可用,但是完全不干扰的只有1、5、11三个,也就是说同一个区域使用三个以上的802.11g无线网络就会相互干扰,信道之间的重叠会使数据链接速率下降。因此,不管我们的邻居有没有安装802.11g无线网络,还是将其更换为以上三个信道中的一个,可能也会给网络的速度和稳定带来一些帮助。
21.无线/有线混用
现在购买的无线AP/路由器上一般都会有4个有线网线的接口,你把数据访问量大的机器通过有线网卡和网线将它接在无线AP/路由器的有线接口上,同时将有线网的IP地址记住。这样,你在别的房间里在用无线网卡的机器上按下Win+R,输入有线网卡的IP地址来访问电脑时速度将会快出很多!无线网卡与有线网卡之间传输起来速率非常慢!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