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技巧(十):USB直接电缆连接

日期: 2009-02-26 作者:Firewall.cx翻译:曾少宁 来源:TechTarget中国 英文

串并行直接电缆连接在现在看来会有些“过时”。另一方面,USB直接电缆连接(USB Direct Cable Connection,DCC)属于“新式的”范畴。USB DCC出现有一些年头了,但由于大多数人使用网卡传输数据,因此DCC并不因USB端口而被人们所熟知,但它的确是存在的……而问题是你不能制造它,但你可以买一个。但不要认为这就够了,因为还有很多关于USB的信息值得去学习。

继续阅读——我们将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于USB USB代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目前大多数计算机外围设备都支持USB接口。USB设计灵活,因此你可以用它连接打印机、外部硬盘、CDRO……

我们一直都在努力坚持原创.......请不要一声不吭,就悄悄拿走。

我原创,你原创,我们的内容世界才会更加精彩!

【所有原创内容版权均属TechTarget,欢迎大家转发分享。但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媒体(平面媒体、网络媒体、自媒体等)以及微信公众号复制、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进行使用。】

微信公众号

TechTarget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TechTarget

官方微博

TechTarget中国官方微博二维码

TechTarget中国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敬请读者发表评论,本站保留删除与本文无关和不雅评论的权力。

串并行直接电缆连接在现在看来会有些“过时”。另一方面,USB直接电缆连接(USB Direct Cable Connection,DCC)属于“新式的”范畴。USB DCC出现有一些年头了,但由于大多数人使用网卡传输数据,因此DCC并不因USB端口而被人们所熟知,但它的确是存在的……而问题是你不能制造它,但你可以买一个。但不要认为这就够了,因为还有很多关于USB的信息值得去学习。继续阅读——我们将进行详细的探讨。

关于USB

USB代表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目前大多数计算机外围设备都支持USB接口。USB设计灵活,因此你可以用它连接打印机、外部硬盘、CDROM、操纵杆、数码相机、调制解调器、集线器以及许多其它设备。

通用串行总线可以单一、标准、便捷的支持计算机连接多达127个设备。数字127只是一个理论值。实际使用远达不到这个数量。如果连接的设备只需要少于500mA电量,它甚至可以通过计算机的USB接口获取电源。比如我的一个佳能小打印机,它只有一根连接线,同时用于通电和传输数据到计算机。

USB直接电缆连接 

目前USB接口的版本有两种,以前的USB v1.1和更新的USB v2,USB v2是在2001年末上市的。大多数人都有使用第一个版本USB的计算机和设备,但所有新的计算机现在都将支持USB v1。新版本的USB向下兼容旧版本,并且速度更快。

下表比较了两种USB接口的速度差别:

 USB直接电缆连接

记住当使用USB DCC连接线时,我们无法得到这样快的传输速度,并且有时只有500Kbps左右。这也跟系统的CPU和O/S的类型、连接线和电子组件质量、协议等有关。此外,我们还要知道支持USB接口的Windows操作系统类型。

 USB直接电缆连接

USB连接线

This is what the USB cable and connectors actually look like:
USB标准有A和B两种接头。A接头是接到计算机的“上行”,而B接头是“下行”,它与单个设备相连接。这可能听起来有些复杂,但这种设计是为了方便用户使用,因为让用户自己去尝试并辨别传输端会更复杂。下面是USB连接线和接头的图示:

  USB直接电缆连接

正如之前所说,USB接口可以为特定设备供电,也可以同时进行数据传输。因此,USB接口必须有至少4条电缆,其中2条用于供电,另外2条用于传输数据。

下图就是其中的4条电缆:

 USB直接电缆连接

USB DCC

如前文所述,USB DCC连接线不能随意制造,因为它要求有特殊电子电路。Parallel Technologies 生产USB DCC,并称之为“NET-LinQ”。

  USB直接电缆连接

USB DCC连接线也可以用于连接计算机到一个网络。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假设你有计算机A、B、C和D。计算机A、B和C是通过以太局域网连接,而计算机D没有连接网络的网卡。使用NET-LinQ或类似的连接线,我们就可以将计算机D与另外3台计算机的任何一台连接,只要它们也有USB接口。然后通过在计算机D上配置网络协议,我们就能把它联网。

关于USB直线电缆连接的探讨到此结束。

翻译

曾少宁
曾少宁

TechTarget中国特约技术编辑,某高校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师和网络实验室负责人,曾任职某网络国际厂商,关注数据中心、开发运维、数据库及软件开发技术。有多本关于思科数据中心和虚拟化技术的译著,如《思科绿色数据中心建设与管理》和《基于IP的能源管理》等。